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在心源性脑梗死(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CCI)与非心源性脑梗死(NO-cardiac cerebral infarction, NCCI)中的不同表达值,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血清BNP水平的变化在CCI与NCCI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按照TOAST脑梗死分型标准,分为CCI患者26例和NCCI患者41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及入院第14天血清BNP值,记录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值;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并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前CCI组BNP值显著高于NCCI组(P<0.05); CCI组在治疗1周、2周、4周NIHSS显著高于NCCI组(P<0.05); CCI组在治疗1周、2周、12周ADLS显著低于NCCI组(P<0.05);CCI组在治疗1周、2周、12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显著高于NCCI组(P<0.05)。手术治疗组BNP值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死亡患者BNP值显著高于非死亡患者(P<0.05)。结论:1,CCI与NCCI急性期血清BNP水平差异显著,血清BNP水平或许可以作为CCI与NCCI早期鉴别的一个血清生物学指标。2,血清BNP水平与脑梗死病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血清BNP水平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