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浪漫派的象征之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自称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虔诚的信奉文学,把写作看成是经典的重造,他要用爱与美去创造最纯粹的诗,去建造供奉人性的神庙。在现实主义的大背景下,他仍独立的坚守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他没有也不会在理论上去深究象征主义,但正因为如此,他的象征是自然的,是与生命体验、人性实践合而为一的。象征成为理解沈从文文学的秘诀,成为通达作家生命意识的桥梁。论文首先做了关联性的研究,对象征理论在现代中国文坛的传播、衍变做了概要式的梳理,以期还原一个实存性的文学场景。在沈从文与象征的关系的论述中,主要分为内在积淀、外在体验和传播渠道等三个方面探讨其象征出现的原因。论文指出沈从文的象征始于自然、习于文化、成于“人事”的独特的形成过程。论文在对沈从文文学的象征艺术研究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视角。在历时研究中,首先在考察其创作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象征分期问题。大致可以分两个时期:浪漫象征期和象征化时期。在浪漫象征期中,其文本主要表现的是作家的理想、情怀,充盈着丰沛的感性色彩,是一种建构式的写作。论文把这一时期的象征分为表层象征和深层象征两个部分,又把表层象征分为行为象征、实物象征、言语象征、颜色象征和数字象征等五种形式;把深层象征分为原型象征、结构象征、整体象征等形式展开具体细致的论述。在象征化时期,沈从文的文风剧变,理性的沉思、抽象的抒情渐占主体,甚至出现玄想的倾向。这种风格大有象征主义神髓。这一时期,沈从文以文学为药,疗救自我和人性,用象征为酒体验疯狂与迷醉。他游移于抽象和情绪间,沉醉于“无处不是象征”的生命世界,给我们绘出生命多方的图案画。论文指出了沈从文在象征化时期“创造纯粹的诗”的文学实践。在共时层面上,沈从文借助梦境与音乐把象征艺术丰富化了。他用文字书写心与梦的历史,书写人事的常与变。在梦里作家重回桃源之境获得了反观自我的象征之镜。他越是在后期越感到抽象的快乐,越是认为音乐高于其他艺术。这种音乐浸透生命的感觉让他在文字的无声的世界中追寻生命最完整的形式的象征。在梦境和音乐的双翼中文本获得了象征的力量,作家也在这个神性解体的世界上重新安置了自己的灵魂。结论认为,沈从文作为浪漫派作家,他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最大愿望是建造理想的神庙——人性的神庙。因而他前期的象征是建构性的,这正符合海德格尔的大地栖居的观点。而一旦神庙被现实之变的长河洗礼,作家就陷入潜渊式的沉思,这种疗救性的文学书写同样拯救了作家的疯癫,带他进入诗意的大地,进入生命澄明之境。
其他文献
综合行政执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济南市水政执法改革为例,调研了各区县改革情况,全面分析了实施综
介绍了齐河县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和管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节水奖励机制改革思路,提出了节水奖励办法,为其它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在分析耦合波方法与传输矩阵法相互联系的基础上以短波通薄膜滤光片为例,分别计算了正入射和斜入射情况下的修正耦合波方法的计算结果并与一般耦合波法、传输矩阵法计算的结
在现代航空领域中,主流飞机都采用了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Inter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架构,IMA为不同的飞机功能和航电应用提供开放和稳定的资源共享框架,包括数据链应
在图像检测和定位过程中,需要高精度的图像特征,为了突出主要的特征,采用了分区域的亚像素插值方法.对于主要特征区域--边缘区域,根据其分形特性,用了高精度的分形插值方法.
提出了一种无衍射结构光概念,这种光具有线性结构、焦深长、线宽小等特点.这是实现高速度、大范围及高分辨力的几何测量的基础.提出了利用三角截面棱镜实现这种新型结构光的
提出了一种采用轮询存储的思想在无线影视评分表决系统中实现一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通讯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单片机与无线收发模块的硬件接口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以及点对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