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食管癌已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中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调查中发现,胃癌致死是第一位,食管癌排在第二位。 食管癌病理类型分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我国食管癌病理类型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约占90%。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式,术后5年生存率仅有25%~40%。随着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食管癌的术前放射治疗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使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胸外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的机会,从而使肿瘤局部复发的机率降低,最终达到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的目的。 通过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P53的表达,探讨EGFR、P53蛋白的表达程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寻找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放射敏感性因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个体化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进行组织学诊断。 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EGFR、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3、利用Leica DM1000显微镜、OLYPMPUSPM-20显微镜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图片观察,采用Leica IM图像采集系统对图像进行采集工作。通过观察每张切片的染色结果,对切片行评分判定。 4、采用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EGFR、P53蛋白表达水平在病理因素、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结果: 1、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GF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表达,两者EGFR蛋白的表达经卡方检验分析x2=57.03,P<0.001。EGFR在正常食管黏膜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EGFR蛋白在术前放疗组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手术切除组中的表达有所降低,两者EGFR蛋白的表达经卡方检验分析x2=6.26,P<0.012。EGFR蛋白在手术组与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蛋白在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与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仅在浸润程度中的浸润肌层组中有统计学意义(x2=5.70,P<0.017),在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表达,两者P53蛋白的表达经卡方检验分析x2=48.08,P<0.001。P5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5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P53蛋白在术前放疗组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手术切除组中的表达有所降低,两者P53蛋白的表达经卡方检验分析x2=6.26,P<0.012,P53蛋白在手术组与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53蛋白在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与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仅在组织分化程度中的中分化组中有统计学意义(x2=7.312,P<0.007),手术组与术前放疗组食管鳞状细胞癌仅在浸润程度中的浸润肌层组中有统计学意义(x2=6.464,P<0.01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EGFR蛋白、P5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提示EGFR蛋白、P53蛋白与食管癌的发展具有相关性。 2、EGFR蛋白、P53蛋白在手术组和术前放疗组中的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提示EGFR蛋白、P53蛋白是放射治疗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