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基于甘肃省五所中学的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课题。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积淀的是臣民观念,公民意识先天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政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系统、正规的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才会培养出爱国、具有权利责任感、法治意识和公德意识的合格公民。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和发展,也决定着该社会的现实和未来能否繁荣和昌盛。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并没有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缺乏己经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当代中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不仅应该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更应该具有现代意识。因此,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课题提出的意义和背景、己有研究成果的评述、重要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部分:公民意识教育理论的历史溯源。对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状况。第三部分: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德育目标理性回归的要求,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第四部分: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提出加强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研究。借鉴了外国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保障措施等。
其他文献
生活在中国大西南湘、桂、黔三省交界处的侗族人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至今仍保留有较为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制
海事责任限制制度以责任限额的形式,平衡了各方当事人利益、维护航运市场及相关产业稳健运营,但责任限额非一成不变,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文对国际海事赔偿责任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的1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表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按照2016年修订的新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118种元素,其中90种自然存在,另28种由人工合成。  欧洲化学学会不久前发布一张“扭曲”的元素周期表,指出由于人们过度使用,部分元素可能在未来的100年内从地球上消失。在这张周期表上,用红色标记的元素表示对这些元素的
期刊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一般理论,明确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涵义、基本特征;其次对六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与合作机制。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