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包含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受历史和主客观条件限制,城乡居民在享受个人基本文化权益的时候,面临着政府“供给不均”和公众“享受不均”的矛盾,也存在着农村和城市间在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距。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城乡差距,必须有序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农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来宾市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在该市开展的“三求”文化惠农工程,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实践,对中西部后发展地区乃至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的五个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结合社会公平理论,阐述了“三求”文化惠农工程作为文化下乡的一种形式,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总结了实施”三求”文化惠农工程的基本路径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对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不足和原因进行了研究。也进一步探讨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下乡、扩大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创新途径,提出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同时要将均等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创新政策、服务、人才、投入等四项保障机制,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观点。最后得出四个基本观点:坚持政府主导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提高全民认识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