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一次长达111个月的超长经济增长,这次始于1991年3月结束于2000年5月的增长被称为新经济。这轮增长除了具有“一高两低”,即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特征外,还有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产业正在逐步变成美国的主导产业并促成了美国“新经济”现象的出现。主导产业的更替往往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在收集、整理新经济中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美国新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征。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及学术界对“新经济”概念的争论,提出本文的“新经济”就是指发生在美国1991年3月至2000年5月间的一次长达111个月的经济增长。 然后,在回顾产业结构演替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新经济期间三次产业间、两大产业内以及信息产业的劳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有关数据,分析并总结了美国三个产业间的结构变动情况、美国第二、第三产业内的产业结构的变动的情况,以及信息产业在成为主导产业过程中的产业结构的特征及该产业对经济的作用。 本文认为,新经济期间,美国的产业结构具有信息化的特征,表现在劳动力从制造部门向服务部门,尤其是信息产业部门流动,第二、第三产业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行业出现了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值和比重均有提高的现象。而且信息产业本身在产值、就业和投资方面都出现了数量大幅度提高以及比重快速上升的特征。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这不仅是美国新经济中产业结构变动的诱因,更是积极推动新经济中出现“一低两高”现象的因素。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美国的新经济,揭示了信息产业在转变为主导产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产业结构变动对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