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照顾能力现状;分析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因素;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照顾能力的关系;探讨心理一致感在照顾负担与照顾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水平,改善心理健康,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提升照顾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开封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治疗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各21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13Scale,SOC-13)、照顾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照顾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Amos 23.0构建SEM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一般资料问卷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象共210组患者和照顾者;照顾者以子女97(46.2%)、女性132人(62.9%)、已婚168人(80.0%)居多;其中,汉族192人(91.4%),农村居住的138人(65.7%),高中及专科的78人(37.1%),平均每天照顾时长6~10h的124人(59.0%)。2.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总分(60.11±5.59)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低水平99人(47.1%)、中水平83人(39.5%)、高水平的28人(13.4%);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可理解感(24.48±2.46)分、可控制感(20.69±2.00)分、意义感(20.43±1.76)分。3.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得分(40.37±7.60)分,中度负担的106人(50.5%)、轻度负担的57人(27.1%)、重度负担的30人(14.3%)、无负担的17人(8.1%)。4.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21.36±4.12)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适应照顾者角色(5.59±1.04)分、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4.52±1.33)、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要(4.32±1.09)分、处理个人情绪(3.44±1.71)分、应变及提供协助(3.39±1.76)分。5.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患者自理能力和患者偏瘫程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照顾能力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呈显著负相关(r=-0.570,P<0.001),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732,P<0.001)7.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因素有:照顾能力、照顾负担、患者自理能力和照顾者年龄。8.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心理一致感可作为中介变量,在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关系,可产生38.30%的中介效应。结论:1.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所面临的照顾负担中等偏低,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照顾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患者自理能力和患者偏瘫程度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因素。3.照顾能力与照顾负担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重要因素。4.心理一致感作为中介变量,能够减轻因照顾负担带来的的照顾能力的降低,从而提升照顾者照顾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