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利率市场化一直是中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是由市场供给和需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的判断来自主调整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在2012年中国中央银行宣布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基准利率的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在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步骤,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取消了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由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逐渐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因此利率风险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背景,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其后,在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市场化方面所提出的理论、管理技术以及防范利率风险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率市场化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类型。然后,通过对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深入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分析了目前中国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最后,在借鉴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