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已成功地探索出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型。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教育领域热烈地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近年来,在这种形势的带动下,大学(主要指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目前直接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合作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为个案,即定位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上,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完整地反映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并尝试着对我国大学与中小学如何稳定、有效、深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部分进行概述,为个案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选择了位于我国中部的合肥地区中小学与大学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即《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个案,通过“五个有效”和“一个制度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研究将合作研究过程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初步探索了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型建构。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地开展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提供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初衷。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合作研究的开展要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之上。而要促使合作研究切实发挥成效,则需要探索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及大学共同参与进来,为探索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