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建国后前七年即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演变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归纳出演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经验教训和当代启示。首先,梳理分析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演变情况及演变的原因。本文把1949-1956年这七年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1949-1952年间,因为民族资本主义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保护富农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保护了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和发展;同时,针对民族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特点,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保障了国民经济的顺利恢复。第二阶段,1953-1956年间,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加强了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主要依据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同时按照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其次,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演变情况及演变原因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和对当代的启示。经验主要表现在:维护了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恢复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发扬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精神、开辟了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途径这四个方面。教训主要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新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提供了借鉴,主要有: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