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在选择战略供应商时越来越注重评估和审核企业的社会责任,供应商的慈善行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受到客户企业的关注。然而,现有的关于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往往更注重经济因素的考虑,如质量、价格、交货期等,这些只强调了供应商的硬件条件,而忽视了影响供应商软实力的一些软件条件。这不仅脱离了当前的企业实践,而且片面强调供应商硬件条件的选择方式可能增加双方战略合作中出现道德风险的频率,是一种短视行为。因此,无法有效为企业的战略供应商选择提供指导。为此,本文从企业慈善行为角度出发,探索企业战略供应商选择与供应商慈善行为的关系,对新时期企业战略供应商的选择机制研究做出了补充。本文综合运用了模型研究和案例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的角度是越来越被企业、消费者、投资者、政府和社区等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企业慈善行为,并在分析以往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引入了间接互惠理论,构建了供应商慈善行为与企业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关系模型,并用案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客户企业对适应性的追求越来越高,从供应商慈善行为角度选择战略供应商更能保证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企业适应性,获取更多利益。首先,供应商慈善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竞争手段,其成功的实施能够使得供应商获得更多环境支持,提高供应商适应力。一方面,企业实施慈善行为需要付出成本,取决于供应商的慈善行为策略;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慈善行为的实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取决于第三方的评估策略。供应商适应力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具体大小依赖于各策略的频数。其次,乐于为社会提供可观资源并做出长期承诺的供应商更值得信赖。在与该类型供应商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中,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物质利益,还能借此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增加自身无形资产。本文从供应商慈善行为视角分析企业选择战略供应商的过程,实际又站在供应商自身的角度,分析了供应商实施慈善行为提高其自身适应力的过程。两个主体,一个角度,相互交映,为新时期企业战略供应商的选择提出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