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平镇是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同时有国家铁路主干线京九铁路及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在此交汇,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蔬菜种植面积极其分散,蔬菜来源甚广,其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缩影。本文结合常平镇的实际情况,对常平镇内销售和生产的蔬菜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对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探究,根据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蔬菜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常平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不断加强监测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全面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食用农产品标识和市场准入的管理。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从2008年至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合格率逐年提升,并在高合格率水平上趋向平稳,2008年的合格率99.14%,2009年99.42%,2010年99.73%,2011年99.90%,2012年99.96%,2013年99.88%,2014年99.89%,2015年99.75%,2016年的合格率99.73%。从整体上看,大部分蔬菜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蔬菜生产环境受污染,短期内没法改善。二是农户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三是全面监管不够健全,标准落后。四是市场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五是镇村两级检测机构设施技术力量薄弱。六是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局限。七是蔬菜质量安全个人送检难。在巩固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必须继续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全面整治环境。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的整治。采取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措施,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少农药施用量,培训农户,使农业实行清洁生产。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设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应急制度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三是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四是规范农产品检测的样本采集。五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计量认证工作。六是开展宣传工作,加强社会培训。七是完善个人送受检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