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利用广西地方的碎石资源,促进广西砂岩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本课题分别对砂岩物理力学性质、砂岩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疲劳性能和动态模量等进行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并在室内铺筑一段试验路面,进行了1/3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取得较为理想成果。在燃烧+180℃恒温条件下测试砂岩的压碎值,进行冻融循环对砂岩碎石的压碎值、磨光值和磨耗值的影响。马歇尔击实会影响砂岩沥青混凝土的级配曲线,混合料呈细化趋势;通过马歇尔法得到最佳油石比。利用水煮法,得到了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规律:石灰岩>砂岩>花岗岩。油石比4.6%和5.0%砂岩AC-13沥青混凝土的残留强度比不满足水稳定性要求;油石比为6.3%SMA-13满足水稳定性的残留强度比满足水稳定性。发展了巴西轮盘间接拉伸残留能量比试验方法与步骤,用3种残留能量比评价砂岩沥青混凝土。采用残留能量比,建议采用第二种能量处理方法,得到残留能量比是较合适的。油石比4.6%砂岩沥青混凝土的其动稳定度为6488次/mm;得到了油石比4.6%砂岩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主曲线,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了设计参数依据;砂岩沥青混凝土经过冻融后,残留动态模量比为71%~76%,相位角增大了5%~10%。AC-13砂岩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耐疲劳性能。设计制作了三轮环道加速加载试验仪,得到了砂岩沥青混凝土在三轮环道加速加载磨光后摆式摩擦系数变化规律。通过MMLS3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和80℃热水环境条件模拟了广西高温潮湿条件对砂岩沥青混凝土的影响,在试验段进行了160000轮次的加速加载试验,得到了摆式摩擦系数变化、模量的变化规律;经过160000次加速加载后砂岩混凝土的强度减少了11.3%,残留强度比为88.7%,满足水稳定性要求。还要进一步通过现场试验路段施工和观察,总结砂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观察砂岩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衰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