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羌塘地区侏罗系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_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北部南羌塘地区,是侏罗纪海相沉积地层发育较齐全出露好的地区,其沉积环境据本文研究属于陆棚浅水沉积环境,对海平面的变化波动较敏感,因此是研究侏罗纪海平面变化历史最佳的沉积体系。羌塘盆地的侏罗系地层研究成熟的主要是北羌塘有两个地层相对较完整的剖面:(1)东部地区以雁石坪剖面为代表,雀莫错组为侏罗系最低层位,下侏罗统缺失;(2)双湖一带北部的侏罗系可以那底岗日剖面为标准,下侏罗系为一套火山碎屑岩沉积,与南羌塘地层具有明显差别,且未见有相当于曲色组、色哇组黑色页岩地层。据吉林地调院1:25万区调,南羌塘地区隆鄂尼—昂达尔错地区出露的侏罗纪地层齐全有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索布查组、下侏罗统曲色组、中侏罗统色哇组、莎巧木组、布曲组、夏里组、上侏罗统索瓦组,这一地区是建立南羌塘地区侏罗系地层序列的最佳区域。本文通过研究西藏南羌塘地区双湖特别区附近的茹古米琼、董不拉、米盖尔托巴、甘贝夏玛以及甘贝夏玛南等五个剖面,认为曲色组顶部发现土亚辛期菊石充分表明了色哇组和曲色组沉积环境的连续性。布曲组底部见1~2m的硅质岩,呈条带或结核状产出,这个区域地层对比标志与莎巧木组界限处为一个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转换界面。南羌塘布曲组地层大量发育的介壳滩和核形石滩,而与布曲组整合接触的上覆地层夏里组首次发现菊石化石,菊石是深水浮游生物,一般指示着深水相。因此,布曲组与夏里组存在一个海侵淹没界面。夏里组之上与索瓦组整合接触,索瓦组典型标志是具有一套含珊瑚化石和含海百合颗粒灰岩,这类浅水相颗粒灰岩与下覆夏里组不但存在水体向上变浅的趋势,而且两个地层单元间存在一个海退界面。这些证据说明曲色组、色哇组与莎巧木组、布曲组、夏里组是连续叠置沉积,并非如成矿所王剑等人认为的指状交叉叠置,南羌塘地区侏罗系地层序列由下至上依次为下侏罗统曲色组、中侏罗统色哇组、莎巧木组、布曲组、夏里组、上侏罗统索瓦组,与吉林地调院1:25区调资料吻合。南羌塘地区侏罗纪沉积时期主要为陆棚浅水沉积期,主要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型台地环境,总体古地理背景是南深北浅,颗粒粒度也是北粗南细,大致以色哇—兹格塘错—安多一线为界,其南侧主要为盆地的中心沉积区,沉积一套灰黑色泥页岩、泥灰岩深水沉积,其北侧区域则为浅水台地沉积,岩性以砂泥岩和浅海碳酸盐岩为主的陆棚—滨岸相沉积。Hallam(1988)、Haq(1987)等人研究全球侏罗纪海平面变化趋势为上升势,Lixiao Chi(1991)研究藏南地区的侏罗纪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一致,而本文研究的藏北羌塘地区的侏罗纪海平面变化趋势与以上三人研究相反,所处的沉积水体变浅,这是因为羌塘地块从中侏罗世开始早白垩纪早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使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地块迅速北移并和羌塘地块碰撞拼贴,导致盆地南部边界班公湖—怒江海槽消减、关闭,形成大规模海退,海水自东向西撤退,使羌塘地区绝大部分出露水面,结束了广泛海相沉积历史。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交谈,大大减少了沟通障碍。网络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消费者的购物空间,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得到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多年以来,中国的零售业虽然发展迅速,零售总额在不断增加,但是零售行业利润率在不断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零售竞争加剧,零售企业吸引新的顾客变得越
随着人们对于功能集成化的微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被投入到微系统技术的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工作基于IC工艺展开,在硅或类似半导体材料上设计制造适用于不同
IT外包服务,凭借其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节约成本、提高客户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以知识转移作为切
首先通过道歉、感知道歉诚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品牌信任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分析道歉含义以及与品牌信任的关系,为研究假设的提出打好理论基础。继而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MEMS(Micro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技术日趋成熟,其光学透明性强,体积小,集成性强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都使其在光通信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分
档案行政执法及其监督检查本刊湖北特约记者王平档案行政执法,是指档案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对一定范围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档案行政执法的概
发达国家陆续提出对其进口国征收产品碳关税。我国是一个出口大国,GDP的三驾马车之一便是出口,而我国目前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出口产业还是以高耗能为主,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具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兼容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将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是国家的长远战略也是北京市政府正在逐步实施的长期规划。然而
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达到340亿吨,排放增长3%,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的碳排放量位居榜首,达到89亿吨,平均排放量增长9%。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气候环境急剧恶化,低碳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