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由于汉族移民的蜂拥而至,使得黑龙江地区的人口总数大幅上升,而且汉族人口数量在人口总数中占绝大多数,最终使黑龙江地区成为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汉族移民主要来自华北各省,与原来的汉族居民一起构成了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的汉族人口。他们的生活民俗经过传承和变异,成为独具特色的汉族生活民俗,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等级性等特征,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传承和变迁,除了民俗自身发展的结果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的黑龙江地区作为背景,以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汉族生活民俗作为研究对象,以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汉族生活民俗的基本史料为基础,并结合民俗的相关知识,对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汉族生活民俗进行研究和分析。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性介绍。研究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汉族生活民俗,必须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此作为全文的开篇。第二部分,首先阐述生活民俗的理论,并按照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的四个方面,对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汉族的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进行简析,黑龙江地区辽阔的地域孕育了人们朴素和简约的生活民俗,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民俗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三部分,基于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汉族生活民俗的基本情况,探讨生活民俗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其传承和变迁的历史背景,从而揭示黑龙江地区汉族生活民俗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