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计现状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d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研究还尚未成熟。课程设计作为某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对该学科教育的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计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现状,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并结合相关的学生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当前我国教育硕士课程目标的定位较为明确,与培养目标的规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景;2.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较为健全,所开设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但同时也附带着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的学术性强,实用性和职业导向性较弱,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欠佳;课程结构尚不合理,公共必修课比例过高而有关教师职业素养类的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比例过少,理论性课程过于集中而实践性课程过于分散等问题。不同专业的教育硕士生对课程的选择和评价均是基于各自专业的学习需求,不同工作区域的教育硕士生对课程的选择和评价亦是基于自身职业的需求;3.课程实施氛围较为积极,但实施过程并不理想。表现为学校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尚有不足;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案例教学和专题讲座等学生向往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落实,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待提高,导师的指导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4.课程考核过程较为严格,但方式较为单一且忽视过程评价,考核思想偏向于应试性,考核标准有待细化。基于以上结果,结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借鉴国外教育硕士课程设计的相关经验,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一是健全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二是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完善教学工作,将教学内容的灵活与创新落地实处;四是定位考核标准,加强过程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运动负荷核素心室造影评价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室 - 动脉耦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 方法:2015-01 至 2017-02,我院收治住院难治性高血压16 例(无并发症,EF>50%),
期刊
函数概念是现代数学的中心问题,在整个数学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教学的重点。对函数概念能否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将
本文以2001年台湾洪范书店出版的《陈映真小说集》(六卷)为研究文本,从陈映真小说创作中常见的叙述模式和人物形象出发,试图对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思想内涵进行解读,将台湾的历史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把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共同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以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2010年7月,陕西省委
<正> 医院抢救室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患者的生命。对于急症,中医有其独到的认识与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中医院抢救室的工作,应在保持发扬中医急救专长
动脉粥样硬化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引发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