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文化中,而情绪表达在音乐的性质中占据着很特殊的地位。作曲者和表演者为了表达情绪会操控音乐中的一系列线索(编码过程),这些线索之后会被听众用来判断作曲者和表演者想要通过音乐表达的情绪(解码过程)。这些线索包括:强度(响度)、速度、音高、调式、音高高度、时间和音色等。但是作曲者和表演者在表达同一种情绪时操纵的线索不总是相同的,而且作曲者和表演者之间经常有相当多的重叠。所以在研究表演者如何传递情绪的时候,研究者们会尽力排除作曲的影响。Juslin和Laukka(2003)有关音乐表演中情绪表达研究的综述告诉我们,专业的表演者在传递喜悦(happiness)、愤怒(anger)、悲伤(sadness)、恐惧(fear)和柔和(tenderness)这5种情绪时带有几乎和情绪的面部和声音表达一样高的精确性。在Quinto,Thompson和Taylor(2013)把小提琴和声乐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又发现表演者操纵的音乐线索在不同的情绪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二胡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中最流行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族唱法是产生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中国独有的演唱方法。基于文化的差异以及乐器本身的音色对情绪的影响,要填补中国传统音乐的情绪研究空白,在借鉴西方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要使用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所以本研究选择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同为弦乐的二胡与同为声乐的一种的民族唱法代替西方研究中的小提琴和声乐。本研究共有3个部分:研究一:邀请上海音乐学院二胡和民歌同学各3名,带着沟通6种情绪(愤怒、恐惧、喜悦、中立、悲伤和柔和)的目的表演由一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专业学生谱写的4条情绪模糊的音乐短句。50位来自宁波大学的大学生随机聆听了144条音乐短句(6位表演者×4条音乐短句×6种情绪)中的48条。每条音乐短句播放结束后,被试被要求判断表演者传达的情绪并对情绪体验进行评分(从1到10)。使用SPSS17.0版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胡能够准确传递喜悦和悲伤这两种情绪,民歌能够准确传递喜悦、悲伤、柔和和愤怒这四种情绪,且二胡比民歌更善于传递悲伤情绪。研究二:使用Praat 4.2.1版和MIRTToolbox1.5版对研究一中得到的144条音乐短句进行四项声音线索(强度、强度变化、高频能量和速度)的抽取和量化。使用SPSS17.0版对量化后的声音线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二胡表演者和民歌表演者对某些声音线索的操纵存在差异,但均会通过改变声音线索来传递不同情绪,且均没有很明显地通过改变速度来表达不同情绪;而且民歌表演者也没有很明显地通过改变强度来表达不同情绪。研究二:使用SPSS17.0版对研究二得到的声音线索与研究一得到情绪项得分之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被试感知到的某些声音线索的变化在二胡和民歌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们仍能根据声音线索的变化判断二胡表演者和民歌表演者想要传递的不同情绪;而且在二胡和民歌在传递某些情绪时,某些声音线索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存在一致性。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二胡和民歌均能够准确传递某些情绪,且二胡比民歌更善于传递悲伤情绪;(2)虽然二胡和民歌之间存在差异,但二胡表演者和民歌表演者均会通过改变声音线索来传递不同情绪,被试也会根据声音线索的变化来识别二胡表演者和民歌表演者想要传递的不同情绪;而且在二胡和民歌在传递某些情绪时,某些声音线索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存在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