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充满了人为风险,风险的防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人为风险产生于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控制人的行为予以控制。控制风险的诸多方法可以分为事前方法与事后方法两类:事前方法关注意外发生前的行为,注重事前的风险防范,直接对行为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事后方法关注意外发生后的处理与补偿,直接关注点是事后赔偿,间接促使行为人加强事前防范。本文探讨事前事后方法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关注消费者对这两类方法的偏好,并通过构建效用函数和进行经济实验展开研究。 本文通过建立效用函数,探讨了消费者在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消费者在购买单一商品且不受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对事前方法与事后方法的偏好由其自身的预期损失决定:预期损失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费者在事后方法下会获得更高效用,预期损失低于平均水平的消费者在事前方法下会获得更高的效用。消费者在购买数个相同商品,且存在预算约束的条情形,预期损失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费者依然有可能在事前方法下获得更高效用,消费者更偏好事前方法。 本文进行了经济实验,考察预期效用相同时消费者对于事前事后方法的偏好。本文以病死猪肉制成的肉脯作为预设风险,设计了两个具有相同预期效用的选项,分别代表事前方法与事后方法,让受试者进行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显著地偏好事前方法,这种倾向不受其性别、年龄、家庭状况、风险关注情况,甚至预期损失的影响,但是与其对猪肉脯的喜爱程度相关。 本文的结论是,消费者更倾向于事前方法,即相对于事后补偿,消费者更偏好事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