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宽中解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观察该方对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宽中解郁汤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给予宽中解郁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聚卡波非钙片口服,总疗程4周。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疗效、症候积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量表(IBS-QOL)积分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浆VIP、SS、5-HT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主要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对大便干结、排便频率、排便困难三个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腹部胀痛、烦躁易怒、纳差、肠鸣矢气、嗳气的症状改善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血浆VIP、SS、5-HT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疗后血浆VIP、SS水平较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5-HT含量较疗前降低(P<0.01),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宽中解郁汤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方剂,能明显提高愈显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浆VIP、SS、5-HT的含量,调节脑肠轴功能,从而降低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运动功能。为中医治疗IBS-C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