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实际对农药使用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工作效率高、人力投入少、处理面积大为特征的“高工效”使用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无人机施药以其省时、省工、省水的特点成为了近年农药使用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WSZ-2410型、VH-2型、EH-3型及TXC-8-5-0-1型无人机施药技术进行了探索,具体结果如下:1)对不同施药剂型药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低容量制剂药液挥发率约为20%-35%,粘度约为lOmPa· s,在转速6000-10000r/min、流量100-250ml/min范围内,雾滴粒径为40~90μm。其他常规制剂药液挥发率约为60-90%,粘度约为3-5mPa· s,雾滴粒径为70~110μm。雾滴蒸发抑制剂的添加使常规制剂药液挥发率、粘度、雾滴粒径接近超低容量制剂。2)WSZ-2410型、VH-2型、EH-3型无人机在玉米冠层雾滴沉积分布与对春玉米粘虫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无人机1m-3m飞行高度下,喷幅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增大。lm高度时,药液雾滴沉积集中在玉米中上部叶片;2m高度时,在各冠层雾滴沉积分布均匀;3m高度处理时,各冠层高度雾滴沉积密度较小。WSZ-2410型无人机最佳飞行高度为lm,在冠层上、中、下部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35.2±4.4、27.5±3.1、22.3±2.5个/cm2,可达88.4±4.5%防治效果。VH-2型无人机、EH-3型无人机最佳飞行高度为2m,各冠层位置雾滴沉积分布均匀。VH-2型无人机此时上、中、下部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32.4±3.3、20.6±1.0、13.7±1.2个/cm2,防治效果为82.3±5.5%。EH-3型无人机则为24.5±3.2、13.2±1.4、9.7±0.7个/cm2,防治效果为84.5±4.5%。添加雾滴蒸发抑制剂,可使冠层上、中、下部雾滴沉积密度提高9~16.6、3-8、0.7~4个/cm2,防治效果提高3-6%。3)TXC-8-5-0-1型无人机在不同作物冠层雾滴分布与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0.5-2m飞行高度下,无人机喷幅均为2m。该无人机在小麦田喷施6%戊唑醇超低容量制剂,其最佳施药飞行高度为0.5m,最佳施药液量是7500ml/ha,冠层内部旗叶、倒二叶、倒三叶雾滴沉积密度密度分别为24.9±1.6、11.2±1.4、7.6±0.4个/cm2,对小麦白粉病可达到70.9±3.5%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优于常规制剂10%戊唑醇乳油(55.3±2.5%)。在棉花田中喷施98%甲哌嗡可溶粉剂控制旺长,最佳施药飞行高度为0.5m,棉花生长点处雾滴沉积密度为30.44±4.3个/cm2,两次施药后株高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2.10cm/d、1.50cm/d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的4.76cm/d、4.12cm/d,霜前花产量增产率可达11.63%。在玉米田中喷施3%苯氧威乳油,最佳飞行高度为lm,最佳施药液量为12000ml/ha,穗部叶片雾滴密度为20.44±3.0个/cm2,对玉米螟防治效果可达7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