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在推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过程中,把企业管理学中的顾客满意度概念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来,积极倡导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即公众的满意为政府服务质量的评判标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人们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提供服务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应该是一个与公众互动的双向过程。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可以准确地了解民众的需求结构和层次,确认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中哪些是优质的和被公众认可的,哪些是不满意的和需要改进的,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因此,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以盐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来剖析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探究在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究竟哪些要素是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文章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构建了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各种影响要素,为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文献回顾、梳理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测评的理论框架,并对该框架中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以供地方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的实践中予以参考,而不能简单照搬现有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2)通过访谈的方式与地方政府管理人员、领域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获取到尽可能多的关于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资料。然后通过文献回顾与访谈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假设,最后再通过问卷调查来建构测量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量表。(3)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然后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AMOS20.0软件程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使得模型各因子的影响路径明确化,从而研究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研究分6个部分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测评体系进行分析阐述。第1部分是绪论;第2部分是文献综述;第3部分是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及其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构建;第4部分是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第5部分是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第6部分是结论与展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构建了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集中在某个公共服务领域内,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和特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提出了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模型和中介影响模型,指出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和文体休闲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公共教育、公共交通等8类公共服务形成了总体公共服务质量感知,共同作用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而之前的相关研究对影响因素间结构关系和路径强度未作较为详尽的探讨,很少涉及所有公共服务内容中哪些对公众满意度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