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语境”这一概念。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境理论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译”作为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近年来也逐渐受到重视。在英语四级新题型中,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更改为段落翻译,加大了翻译的难度。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基于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现状,研究者试图基于语境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四级翻译成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大学英语四级为例,验证基于语境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翻译能力存在影响,并解决四个问题:(1)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翻译能力现状如何;(2)如何构建基于语境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3)基于语境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英语翻译成绩,是否在提高学生词汇、语法以及语篇衔接方面比传统的翻译模式更有效;(4)语境理论指导的翻译教学模式是否改变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翻译的习惯。本实证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80名大一新生。他们被随机分入两个教学班,其中一个班被随机选为实验班,另一个班则为控制班。实验班采用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控制班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授翻译。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研究工具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英语翻译测试题和访问提纲。实验结束后,本研究采用SPSS18.0对翻译测试数据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翻译成绩,特别在词汇、语法以及衔接方面都明显提高,同时学生也改善了学习英语翻译的态度和习惯。因此,基于语境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以通过构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翻译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改善英语翻译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本研究将会为今后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