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视角观照下标志与图腾的关联性研究——兼对视觉文化中标志的再思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标志随广告和大众传媒一道无所不在,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标志是企业、产品的典型形象,也是企业形象和企业理念的浓缩和传达,更是具有现实和社会意义的典型符号,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文在广告学研究的基础上,力图跳出传统的技术性研究视野,从艺术人类学角度进行观照,将标志这一商业社会的视觉形象引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宏阔主线上,考察其具象事实的抽象意义,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揭示标志与社会、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层关系和潜在意义。 文章尝试引入艺术人类学中一重要概念图腾,并将其与标志进行比较分析,从视觉表征、社会功能、文化属性和审美价值四个方面初步确立标志的人类学属性,并从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和社会展望三个层面辨析了标志与图腾的逻辑关系,进而阐释了标志的社会意义及文化内涵。最后,以上述研究成果反观当今视觉文化背景下的标志,在对标志的艺术人类学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新思考标志在视觉文化时代辉煌的原因,并对标志的未来发展进行研判。
其他文献
姜丹书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拓荒者,他毕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涵盖手工劳作和美术专业基础技法理论和美术史论教学。他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家,其中不乏艺坛名宿,诸如潘天寿、丰子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为缓解城市化进程中所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城市
吴启瑶是福建现代美术史上颇有影响的水彩画家、工艺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一生交游广泛,与徐悲鸿、蒋兆和、陈抱一、陈之佛等当代艺术大师及陈子奋、李芝卿、谢投八等福
期刊
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用摄影机记录下客观现实的原貌,是对现实的忠实记录,真实性是电影艺术追求的宗旨。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制作领域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的变革都是源于数字技术改变了
在飞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城市的密度越来越高,绿化用地变得越来越紧张,景观设计从横向发展延伸到竖向发展,屋顶花园就成为了设计师们解决绿化面积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而城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