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督解郁”针法干预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招募6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督解郁”针法,选用百会、印堂、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 三阴交双,辅以捻转、开阖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2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量化观察表积分、疲劳量表积分、肝郁脾虚症状分级量化表积分观察“通督解郁”针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肝郁脾虚型CFS患者的临床症状量化观察表积分、疲劳量表积分(躯体积分、脑力积分)、肝郁脾虚症状分级量化表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CFS患者的I临床症状量化观察表积分、疲劳量表积分(躯体积分、脑力积分)、肝郁脾虚症状分级量化表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p<0.05);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督解郁”针法配合单纯认知行为疗法可减轻肝郁脾虚型CFS患者的疲劳等临床症状,且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认知行为疗法;2.“通督解郁”针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宜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