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与二型糖尿病、肥胖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症患者最常见的肝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NAFLD的药物。姜黄素是姜黄中提取的天然多酚化合物,研究证实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明显改善,但是姜黄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低分子PEG修饰后形成的聚乙二醇姜黄素衍生物(Curc-mPEG454),显著提高母本姜黄素生物活性,组织分布更为广泛,前期研究证实其抗炎、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姜黄素。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57BL/6J小鼠复制NAFLD小鼠模型,用Curc-mPEG454进行干预,以探讨Curc-mPEG454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4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饲养在SPF级别屏障中心动物房,适应一周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Curc-mPEG454低剂量组、Curc-mPEG454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低脂饲料,其余各组均给以高脂饲料喂养,自由摄取水和食物,高脂饮食16周构建NAFLD小鼠模型。造模期间每周测小鼠体质量。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9%NS 50mg/kg体重)、Curc-mPEG454低剂量组给予姜黄素衍生物50mg/kg/d腹腔注射、Curc-mPEG454高剂量组给予姜黄素衍生物100mg/kg/d腹腔注射,造模期间每周测小鼠体质量,根据小鼠体质量调整Curc-mPEG454注射剂量。2.Curc-mPEG454治疗16周后,禁食12小时后称小鼠体质量、心包采血、取肝脏组织标本。称肝质量,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水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肝组织HE染色观察脂肪变程度;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参与脂肪生成、脂肪酸摄取、脂肪酸β氧化、TG分泌及胆汁酸代谢的细胞因子。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组织中CD36、PPARγ、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3.所有实验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SPSS20.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程序进行,当P<0.05认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urc-mPEG454对小鼠体质量、肝质量及血清脂质的影响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模型组、Curc-mPEG454低剂量治疗组、Curc-mPEG454高剂量治疗组体质量增加值分别为(9.51±2.45)g、(22.95±5.14)g、(16.26±3.42)g、(17.12±4.56)g。与模型组相比,Curc-mPEG454低剂量(50mg/kg/d)与Curc-mPEG454高剂量(100mg/kg/d)治疗后,显著降低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加值(P<0.05),Curc-mPEG454低剂量治疗组与Curc-mPEG454高剂量组间体质量增加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Curc-mPEG454治疗组血清TG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urc-mPEG454对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肝脏HE及油红O染色可见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无脂肪变性;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肝脂肪变性,肝细胞内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模型组脂肪变分级处于最高级,主要分布于3-4级;Curc-mPEG454治疗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脂肪空泡明显减少,脂肪变分级显著降低,主要分布于1-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c-mPEG454治疗后显著降低肝脏T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urc-mPEG454对脂代谢相关因子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高脂饮食喂养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脂肪酸转运蛋白CD36及其上游PPARγ的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c-mPEG454治疗后,肝脏CD36及PPARγ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肝脏CD36及PPAR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rc-mPEG454治疗对参与脂肪酸合成SREBP-1C、ACC1、FAS、SCD-1基因,脂肪酸氧化PPARα、CPT1α基因,TG分泌DGAT2、apo B、MPT基因及胆汁酸合成代谢FXR及CYP7a1基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urc-mPEG454对肝脏CREB及P-CREB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CREB的m 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urc-mPEG454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上调CREB及磷酸化CREB的表达(P<0.05)。结论:1.Curc-mPEG454能够减轻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降低血清及肝脏TG含量,减少肝脏脂质积聚,具有减肥降脂,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2.Curc-mPEG454通过激活CREB的磷酸化,抑制肝脏PPARγ/CD36信号路,从而减少肝脏脂肪酸摄取和甘油三酯的合成改善肝脏脂质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