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身反应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ames T.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法主张将语言和动作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发出指令并作示范动作,让学生理解指令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后可以做出对应的动作,并能够开口表达。实践证明,儿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唱歌等方式来学习第二语言,不仅符合美国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能够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笔者以美国佐治亚州Heritage Elementary School为例,在汉语课作为Special课的前提下,将全身反应法应用于该校的汉语教学中。从课堂实例中选取了六个应用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得出全身反应法在儿童汉语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记忆的程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成效。希望本文的结论和建议对以后在该校或有相同课型的在美志愿者有一定的帮助。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意义以及阐述该选题的研究背景。第一章:主要是全身反应法的概述,介绍该教学法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步骤,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第二章:通过阐释目前美国汉语教学的现状和佐治亚州Heritage Elementary School的汉语教学情况,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全身反应法在美国儿童汉语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介绍教学主题的选取原则和选取结果,分析在Heritage Elementary School的汉语课堂教学案例。第四章: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出全身反应法在美国儿童汉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提出教学建议,并展示一个主题的教案。结语:总结概括全身反应法在美国儿童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在使用该教学法的同时能够有所创新,与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