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禁忌、礼仪甚至是经济发展战略各不相同。历史一再证明,在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国,政通人和则百业兴旺。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分裂与动乱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民族关系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困难。经济发展的要求、民族利益关注程度的增长、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广泛、宗教影响的加深等等,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构成了重大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1978年以后,尽管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无论是媒介水平,报道内容还是从业人员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在总体水平上还是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整体薄弱。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要在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传播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自己的力量。
在现阶段怎样报道好55个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新闻传播怎样发挥最大效力,怎样做出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新闻报道应该怎么走,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采用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走向做出研究。以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例,利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新闻报道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强调转变新闻报道方式与内容、改革媒体机制。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少数民族报道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从四个方面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给出建议。侧重讨论了现阶段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重点是搞好经济新闻报道,多写深度新闻。同时要重视网络传播,多方面把握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