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不同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乳腺X线密度特点、乳腺X线密度及乳腺癌风险因素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因单侧乳腺肿块于我院手术,并有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330名(年龄45-70岁,良性114例,恶性21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美国Hologic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机拍摄双乳X线片,观察乳腺病灶的影像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边缘、密度及钙化;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Quantra软件测量双侧乳腺密度值,以健侧乳腺的密度值代表患者乳腺X线密度;收集所有患者乳腺癌风险因素资料包括行经时间、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史;收集恶性患者手术病理特征,包括免疫组化结果、肿块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即≤55岁组和>55岁组,每组单独比较。应用SPSS21.0软件及Med Calc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于计量资料采用t或秩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影像特征、风险因素及乳腺X线密度的诊断效能;用logistic回归分别计算影像特征、影像特征联合乳腺X线密度及风险因素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的效能,用Z检验比较诊断价值。结果:1.不同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乳腺X线密度特点在≤55岁组中,ER、PR、Ki-67、HER-2表达为阴性和阳性的患者乳腺X线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5岁组中,ER、PR、Ki-67表达为阴性和阳性的患者乳腺X线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为阴性患者乳腺X线密度四分位间距为8.00(5.50,10.50),表达为阳性的患者为10.00(7.5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5)。在≤55岁组中与>55岁组,乳腺肿块的直径≤2cm与>2cm患者乳腺X线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X线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良恶性病变患者乳腺X线密度比较在≤55岁组中,良性与恶性患者乳腺X线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5岁组,恶性患者乳腺密度的四分位间距为8.00(7.00,11.75),高于良性患者8.00(6.00,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5)。3.良恶性病变患者乳腺癌风险因素及影像特征比较在≤55岁组,恶性患者行经时间的四分位间距为35.00(33.50,36.50),高于良性患者34.00(32.10,3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5);>55岁组,恶性患者行经时间的四分位间距为36.50(34.00,39.00),高于良性患者36.00(34.50,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5)。在≤55岁组中与>55岁组,良性与恶性患者乳腺癌家族史及生育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5岁组及>55岁组中,良性与恶性患者乳腺肿块影像特征大小、形状、边缘、密度及钙化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良恶性病变患者影像特征、风险因素及乳腺密度ROC曲线分析在≤55岁组中,大小、形状、边缘、密度、钙化、行经时间的AUC分别为0.746(95%CI 0.665-0.837)、0.754(95%CI 0.661-0.841)、0.851(95%CI 0.781-0.922)、0,724(95%CI 0.629-0.818)、0.679(95%CI 0.581-0.776)、0.617(95%CI 0.515-0.718),其中行经时间的诊断界值为35.5年。在>55岁组中,大小、形状、边缘、密度、钙化、行经时间、乳腺密度的AUC分别为0.726(95%CI 0.648-0.804)、0.718(95%CI 0.642-0.794)、0.854(95%CI 0.804-0.905)、0.712(95%CI 0.626-0.798)、0.616(95%CI 0.536-0.696)、0.589(95%CI 0.509-0.669)、0.611(95%CI0.509-0.680),其中行经时间的诊断界值为36.5年、乳腺密度诊断界值为12.5。建立影像特征回归模型和影像特征联合密度及风险因素的总联合模型,在≤55岁组中(剔除钙化特征),影像特征模型的AUC为0.932(95%CI 0.891-0.974),灵敏度为0.768,特异度为0.935;总联合模型的AUC为0.958(95%CI0.929-0.988),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55岁组中剔除钙化、行经时间特征),影像特征模型的AUC为0.915(95%CI 0.878-0.953),灵敏度为0.766,特异度为0.931;总联合模型的AUC为0.943(95%CI 0.913-0.973),灵敏度为0.864,特异度为0.8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结论:1.对于年龄大于55岁,HER-2表达阳性与HER-2表达阴性的患者相比,乳腺X线密度相对较高。2.恶性患者行经时间要长于良性患者,但是行经时间结合影像特征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并无提高。3.恶性病变患者乳腺X腺密度要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对于大于55岁的患者,乳腺X线密度联合影像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要高于影像特征的诊断效能。4.在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中,乳腺X线密度与恶性病变患者HER-2表达状态具有相关性,并且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