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主体生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问题探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barre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是政治学与民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代,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与行政改革浪潮的兴起,公民参与突破了民主政治的范围,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尤其是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使公民参与成为公共政策的“基石”。   在我国,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出现了公民参与从民主政治领域向公共政策领域发展的趋势,公民通过公共政策过程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内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公民主体还处于生成与发展的开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机制与路径探索等,都应该以公民主体的生成、发展为前提与基础。所以,在参与公共政策这一领域内探索公民主体生成的问题、从公民主体的角度探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民主体的生成是与历史、现实相联系的,公民主体是历史条件与现实条件的产物,也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公民主体生成条件的探索,揭示主客观条件与公民主体生成的促进与制约关系。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实际的研究,分析我国公民主体的现状,在公共政策领域内,我国公民主体处于生成与发展的开端,存在着非理性参与、非制度化参与等问题,还为经济、政治、文化、技术条件所制约,公民主体自身也存在着公民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低的问题。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社会转型与全面进步是公民主体生成的时代背景,为公民主体生成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提供了诸多生长因素。我国公民主体参与公共政策的历史与时代特征,决定公民主体生成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公民主体是在参与实践中历史性地生成的。要通过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转型、新技术应用为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公共政策提供条件,在参与实践中促进公共政策的发展,促进公民主体自身的发展。在一个系统开放、信息透明的环境里公民主体才会生成,才会发展并壮大。  
其他文献
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考验着政府现化代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与能力。安全社区建设依靠辖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主动参与的理念与方式,弥补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靠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渗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生命观的培养形成,在初中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与学生都忽视了生命观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21世纪信息时代下的新兴产物,全球的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互联网+政务服
焊接检验贯穿于焊接结构生产全过程,高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焊接检验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焊接检验课程正逐步从“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本文着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和要求。本文是在开展智能化背景下小微企业基层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培训的学生职业能力,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智能化;职业能力;复合型技能人才  本文系广东省 2019-2020 年度会计科研课题“智能化背景下的高职会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金融全球化也形成一股浪潮,金融全球化在提升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导致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冲击传统的金融秩序和金融规则,甚至引发一国乃至全球性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