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f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和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完善环境法律制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公众环境权利和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而建立和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界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本文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基本理论着手,通过基本理论的研究以及域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比较分析,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方案,主张赋予有关公民个人、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和相关的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以期使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得到完善,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包括六部分: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介绍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况。首先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含义、特征进行阐述;然后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分类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最后阐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关理论,这是对该制度本身所作的一个深入的剖析和思考,也是后文展开论述的基础工作。第二章介绍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主要相关理论。环境权理论、“公共信托”理论和“私人检察总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取得的根据及其正当性,成功指导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第三章对美国、印度和日本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进行了考察。以比较法的视角对这些域外先进经验进行总结,使我们对该制度有一个全方位、更加清晰的认识。这对我国原告资格的构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印度司法能动主义、美国判例法制度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积极作用;日本环境民事公益运动所具有的广泛社会参与性以及渐进式改革路径的选择等。第四章提出了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建。首先是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前提分析,包括修正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标准、立法上确认公民的环境权和司法上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保障措施。然后提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主张我国原告资格的类型应包括检察机关、公民个人、有关的政府机关和环保组织,并同时满足“充分利益”的判断标准,要有立法保障和相应的制度保障,从而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
其他文献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9月龄,体质量10 kg,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2018年3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8. 7℃,热峰1次,无流涕、无咳嗽、无吐泻、无抽搐、无皮疹等,未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内涵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室外公共坐具作为城市形象、功能、文化的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期阶段。公众参与的机制、相关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技术支持等问题是下一阶段我国城市规划
随着信息获取和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天,人们可以方便地构造出各种复杂的数字模型,包括CAD模型、扫描模型以及各种科学仿
[目的]观察厚朴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左氧氟沙星200mL,1次/d,静滴;氨茶碱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的一项重大且富有争议的经营战略,自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企业界兴起以来,许多企业在尝试和实践着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既成就了一大批卓越的企业,但同时也使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发展迈向稳健发展时期,开始步入经济新常态,虽然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但是相关经济政策更加合理,操作性更强
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科学的工资体系,它主要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在津补贴得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分配激励政策、制定合理工资水平,以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
依法治国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作为主题,这在我党史上尚属首次,可见依法治国是我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十八大报告明晰了中国法治的进程,是从法
组织认同是个体与组织的一致性或个体从属于组织的一种感知,其形成途径可以分为自上而下的方式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本研究旨在对组织认同形成的两种途径进行实证探索。此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