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膝关节终末期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由于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大,止血带被普遍运用于术中,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术野,同时可能影响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风险,所以在应用止血带时需权衡利弊。目前止血带在TKA中的使用策略已有大量研究,但行TKA大多为老年患者,存在合并内科慢性疾病的多样性,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术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通常会对手术产生影响,而关于止血带在这些不同合并症人群中的使用效果尚不清楚。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分别分析在总体研究对象、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术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研究对象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对TKA围手术期失血、术后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从而为止血带在不同合并症人群行TKA时的使用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1、将施行单侧TKA总共纳入的304例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分为使用止血带组(n=223例)和不使用止血带组(n=81例),比较两组间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5d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差值、引流量、术后3d运动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术后3d大腿肿胀率及术后3周、1年的KSS功能评分的差异,并统计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2、在所有纳入施行单侧TKA患者中,分别筛选合并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因心脏病病史、脑梗等术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人群,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总纳入研究对象304例,两组间术后5dHb差值、总失血量、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使用止血带组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不使用止血带组(p<0.05),使用止血带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明显高于不使用止血带组(p<0.05);术后3d肿胀率及运动痛VAS评分明显高于不使用止血带组(p<0.05),术后3周KSS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不使用止血带组(p<0.05),两组术后1年KS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对象术后1年内无感染及假体松动发生,术后在院期间发生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23例肌间静脉血栓、14例贫血,两组间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合并肥胖患者130例,占42.8%,结果与在总纳入对象中的研究结果一致。合并高血压患者105例,占34.5%,使用止血带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总输血量明显低于不使用止血带组(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占14.1%,两组间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使用止血带组中术后有2例发生DVT,发生率6.4%。术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61例,占20.1%,使用止血带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总输血量明显低于不使用止血带组(p<0.05)。3.各合并症患者人群术后康复结果与在总纳入对象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除在术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中两组间术后3d大腿肿胀率无明显差异(P=0.155)。结论:在行TKA时,一般情况下使用止血带能减少术中失血量,使术后隐性失血量增加,术后患肢肿胀和疼痛加重,早期功能评分较低,不会影响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1年功能恢复结果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在不同合并症患者中应用会有不同的效果,合并肥胖时效果同一般情况,合并高血压或术前长期抗凝治疗时使用止血带能够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合并糖尿病时使用止血带则可能增加术后DVT发生风险。所以TKA中需要根据不同合并症患者群体选择合适的止血带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