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物秸秆年产量有6亿t左右,其中有约30%未被有效利用,它们大多被露天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通过厌氧消化方法可把秸秆转化为可燃的生物气体,实现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双重目的。 本课题对玉米秸厌氧生物气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温度(常温和中温35℃)对玉米秸厌氧消化产气量的影响;然后,在中温条件下,分别对未处理秸秆、经生物和化学预处理后的玉米秸进行了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负荷率(35,50,65g/L)对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干物质和挥发性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厌氧消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而言,中温(35℃)厌氧消化的累积产气量增加了105%,产气速率也明显提高,并且在50g/L有机负荷率下获得了最高的累积产气量。与未处理玉米秸相比,经生物预处理后,玉米秸的产气量有所提高,在50g/L负荷率时,经60天生物预处理的秸秆的产气量提高了23%。 经NaOH化学预处理后,玉米秸的产气量有着更为明显的提高。与未处理和经生物处理玉米秸相比,经NaOH化学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的产气量分别提高了114%和74%。说明,化学处理可大幅提高玉米北京化下大学才项I学位论文秸的厌氧消化效率和产气量。 综合如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按产气量大小排序是:Na0H化学预处理>60天生物预处理>中温未预处理>常温未预处理。并且,在所试验条件下,都是在509/L负荷率下获得了最高产气量。因此,玉米秸最佳厌氧消化条件是:玉米秸秆经Na0H化学预处理后,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厌氧消化负荷率为509/L。该试验结论可为玉米秸秆的大规模生物气化提供重要设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