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中国社会变迁看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cz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式制度大多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一系列契约安排,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组织规章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形成并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在社会稳定时期,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并稳定社会关系;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则会出现“紧张”并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进而诱发制度的变迁。本文以晚清中国社会变迁为研究的实例,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对制度的概念、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概念以及二者的之间的关系、文化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有关制度问题研究的基础理论进行的简明阐述。  第二部分论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详细论述晚清社会变迁的具体过程。文章具体描述了中国经济中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化界的新变化以及知识分子中各种救国救民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阐述了诸如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晚清重大政治事件的原委。  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晚清中国社会变迁中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之间互动关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程度明显加深,外来的新知识、新观念不断传入,新的经济活动逐渐展开,在新观念的推动下,开国会、设议院、民主共和等也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的强大惰性使得这些变革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
其他文献
在当前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浪潮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大力推动的一个朝阳产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整个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因为它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完美结合的结果。在研究青海生态旅游中,着力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而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