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日渐增长的公共设施服务需求,城市综合管廊的修建及使用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政府部门资金的不足,而且也做不到长期有效的管理。因此,PPP模式应运而生。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又被称为公私协力。此概念最早是在1982年由英国政府提出来的,其实质是政府与私营企业通过签署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政府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管理权转让给了私营企业,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在PPP模式下进行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时,私营企业从初期筹建到工程完结整个阶段都进行了参与,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私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的优势,从而使整个工程的资金投入达到最低标准。在进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整个过程如项目可行性论证、融资、施工与后期实际经营等环节都需要私营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协商进行,以便于保持技术与资金的连续性。本文结合PPP模式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自身特点,基于项目绩效评价的部分理论,以KPI绩效评价思想作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运作程序中的几个关键成功要素,并对其进行模块化分析,建立了PPP模式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绩效指标,而且以物元分析法为基础建构了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详细介绍了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流程。最后,本文以辽源市南部新城综合管廊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