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江苏省设施蔬菜上的重要害虫,除直接为害外,还传播病毒病,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安全生产。由于烟粉虱发育历期短,世代重叠严重,目前尚没有特效防治药剂。生产上农民乱用、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烟粉虱的抗药性上升,增加了烟粉虱的防治难度。本文应用对烟粉虱具有诱集、驱避作用的植物筛选,对筛选出的植物进行挥发物分析,并进一步在田间试验中研究其间作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筛选了几种安全、高效农药,为最终实施烟粉虱的无公害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1.烟粉虱对诱集植物的选择性试验,结果发现,其对8种供试植物颜色的选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烟粉虱对苘麻的选择率最高,与其他7种蔬菜有显著差异(P<0.05),对薄荷及生菜的选择率也较高。寄主的选择性测定发现,烟粉虱对薄荷的选择率最高,与其他7种蔬菜有显著差异(P<0.05),对苘麻与九层塔也有较高的选择率。嗅觉反应测定发现,烟粉虱对薄荷相对选择性最强,高达72.7%,苘麻次之(70.0%),其余各蔬菜的选择率大小分别为:九层塔(63.60%)>黄秋葵(60.00%)=生菜(60.00%)>苜蓿(54.50%)>牛膝(52.50%)>益母草(50.00%)。在室内应用GC/MS分析,从薄荷茎叶中鉴定出20种挥发物,主要为苯甲烯、1,3,8-对-薄荷烯、薄荷醇、丁香烯、[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己烯等成分。烟粉虱对非嗜好植物的选择性试验,结果发现,其对8种供试蔬菜颜色的选择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烟粉虱对芹菜和韭菜的选择率最小,紫茉莉和蓖麻次之,烟粉虱对其余4种蔬菜的选择性差异不显著(P>0.05)。烟粉虱对8种植物的寄主选择性测定发现,烟粉虱对芹菜的选择率最低,与其他7种蔬菜有显著差异(P<0.05),韭菜也有较低的选择率。嗅觉反应测定发现,在供试的8种蔬菜中,烟粉虱对芹菜的相对选择性最弱,仅为14.50%,韭菜次之(23.50%),其余各蔬菜的选择率大小分别为:胡萝卜(48.00%)>野艾蒿(46.50%)=茴香(46.50%)>蓖麻(42.00%)>紫茉莉(38.00%)>香菜(32.00%)。在室内应用GC/MS分析芹菜茎叶中挥发物成分发现,芹菜茎叶挥发物中分离出20种物质,主要为柠檬烯、Eudesma-4(14),11-diene、β-石竹烯、α-菠烯等。2.为了探讨嗜好性植物和低嗜好性植物在蔬菜烟粉虱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了芹菜和薄荷不同种植方式对设施辣椒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大棚辣椒田中以3:1、5:1的密度间作芹菜,辣椒植株上烟粉虱成虫数量显著下降,而以8:1的密度间作对辣椒上烟粉虱成虫没有明显影响;在辣椒田一端集中种植5行薄荷,另一端种植5行芹菜,15 d后辣椒上烟粉成虫数量较对照下降29%以上;在辣椒田一端集中种植5行薄荷,另一端分别按3:1和5:1的密度间作5行芹菜,15d后3:1和5:1的间作芹菜的辣椒上烟粉成虫数量较对照下降38.57%和25.71%。结果表明,芹菜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在辣椒间作芹菜的同时,在棚的一端间作薄荷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3.在室内和田间分别就19%漠氰虫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6种药剂对烟粉虱若虫及成虫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烟粉虱若虫毒力的 LC50 值(有效成分)分别为 0.1169 mg/L、0.2110 mg/L、10.53mg/L、0.2132mg/L、4.96 mg/L、46.35mg/L,其中,前3个农药对烟粉虱的LC50值均小于100mg/L,后3个农药对烟粉虱的LC50值均大于100 mg/L,毒力顺序为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分别为84.51%、78.45%%、83.46%>69.73%>71.54%、61.27%;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分别 95.42%、88.51%,90.48%>62.35%、79.48%.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