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构建与对策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h15811353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西北的开发,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制约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生态环境问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面对西北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我们深刻地反思: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一种新的道德观—生态道德由此而生。在西北地区倡导生态道德,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围绕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构建与对策,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代道德的新视角—生态道德。本文从生态道德的由来与发展出发,联系中国实际,阐述了生态道德对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发展,归纳了生态道德的道德规范以及倡导和培育生态道德的意义。 第二部分: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构建。这一部分运用了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西北实际,结合资料数据,分别对宁夏生态移民的现实迫切需要生态道德、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反思生态道德的构建以及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催生生态道德的构建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第三部分: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意义与对策。结合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现实意义,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对策建议。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第二,结合西部大开发,提升保护生态的民族文化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第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教育。第四,引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道德深入人心。第五,着力相关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培育生态道德的社会环境。 作者认为,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对解决西北地区生态危机和建设和谐社会,是写作论文的意义所在。但是,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一个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道德价值观的内在支持,也需要经济、科学技术的外在支援。这样,才能共同建设生态和谐的大西北。
其他文献
当前,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三组矛盾:文学作品阅读要求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学生阅读少与阅读经验积累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身的阅读水平与教学对教师审美鉴赏能力要求之间的
<正>网络服装原创品牌,是指那些依靠电子商务的方式而成名的原创服装品牌,例如淘宝网的裂帛、秋壳、阿卡、后构想、两三事、七格格和腾讯网的奥兹、太阳谷、心灵百合、QQ秀等
为了保持主观视知觉的整体性和单一性,双眼在收集信息过程中需要得到精确的协调和统整,即双眼协调。然而现有文献多以赫林法则——把双眼当作一个器官,行动模式完全一致——
仝小林教授基于"伏邪"和"痹证"理论提出了脏腑风湿学说。梳理中医痹病与脏腑风湿病的联系,通过发病的共性规律总结出脏腑风湿学说指导下的中医痹病治疗思路,即根据发病的共性
封建社会在汉代确立了儒家的大一统地位,儒家的伦理价值体系在经历代封建王朝的修订日趋完善,其核心是规范人伦秩序的三纲等级,义利之辨的重义轻利。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加以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居民根据个人意愿参加,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保障城镇居民住院和特殊病种门诊需求的医疗保障制度。文章采用态
复杂构式按其语言特征的典型性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类。非典型实例构式中有一个或多个成分在进入图式构式前不符合图式构式的要求,通过图式构式对不符合要求成分的压制,这些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历时近30年,在其改革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已进入破难攻坚阶段。目前,学术界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看法也产生了分歧,一派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根本
探讨混合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非国有股权比例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混合所有权方
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男,1922年生,吉林省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学院国文系。1950年起在东北师范大学执教,历任中文系助教、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