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是目前肾脏病专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慢性肾脏病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经济负担重、可防可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CKD患者也随之增多。据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中心的数据,北京市某社区65岁以上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且自我评价健康的社区居民,已属中等以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达26.3%。
随着对慢性肾脏病及老年疾病的重视,陆续出现关于慢性肾脏病的前瞻性研究,慢性肾脏病预后的影响因素也被深入研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贫血,蛋白尿、非甾体类药物使用、营养状况、低白蛋白血症、性别、年龄、种族等均被认为和慢性肾脏病的预后有关。但是,以往的研究多采用经典的统计学方法(如Logistic回归、COX模型等方法),不足以全面分析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新的多状态Markov模型不但可以从相关的数据中发现某一疾病不同疾病状态(或阶段)间危险因素的作用强度、作用时间的影响,它还可以提供有关各种疾病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的概率,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使用效率。
面对慢性肾脏病的严峻挑战及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国目前严重缺乏慢性肾脏病尤其老年病人的纵向流行病学数据,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各期的预后,建立老年慢性肾脏病的分级预警系统,对延缓老年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有重要意义。在开始正式研究之前,先进行前期研究和预试验,积累基础资料,在实践中验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并探讨对临床纵向随访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是正式进行研究的重要准备。
第1章:老年慢性肾脏病分级预警系统研究设计和病例基线资料分析
目的:展现老年慢性肾脏病分级预警系统的研究方案,总结目前入组病例情况及其基线特征。
方法:老年慢性肾脏病分级预警系统研究是一项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的大样本、分层、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CKD各期进展情况,判断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构建初步的分级预后多状态Markov模型。
结果:共有141例老年CKD病例进入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病因中前四位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只占29.0%,继发性肾病为主要病因。老年CKD各期分布比例较均匀。年龄、蛋白尿与肾功能的下降独立相关。
小结:老年慢性肾脏病分级预警系统研究是前瞻性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分级预后的大型临床试验,它将有助于确定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CKD各期进展情况和判断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
第2章: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适用性评价
目的:评价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老年CKD患者的适用性。
方法:选择103例老年CKD患者,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MDRD1方程、简化MDRD方程、Jelliffe1973(JE73)方程、Mawer(MA)方程、Hull(HU)方程、Jellife1971(JE71)方程、血肌酐倒数公式、Gate(GA)方程、Bjornsson(BJ)方程、中国方程、瑞金方程分别预测GFR值,与体表面积标准化99mTcDTPA测的GFR(sGFR)进行比较。
结果:总体上B1and—Altman分析显示HU方程、瑞金方程和CG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较好,但所有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限度均超过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瑞金方程、JE方程、CG方程估测的GFR与x轴的斜率较其他方程更小。在所有方程中,HU方程、JE方程预测GFR15%符合率、30%符合率和50%符合率较高,但上述方程估测GFR30%符合率依然低于70%。
小结:当血肌酐的测定方法为酶法时,如果直接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GFR评估方程预测GFR,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偏差。如临床条件许可,可用同位素方法检测。
总结
1、研究筛选病例入组情况:共有141例老年CKD患者。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病因中前四位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和尿酸性肾病。继发性肾病为主要病因。CKO各期的患者分布比例较均匀。年龄、蛋白尿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
2、中国老年CKD患者GFR的测定,如临床条件许可,可应用同位素方法检测。当血肌酐的测定方法为酶法时,如果直接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GFR评估方程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