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及二孩时代来临,社会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家具作为人们生活最亲密的伙伴,其设计的形式与理念也将随之需要改进与创新。现有的家具市场品类繁多,同质化较为严重,市场细分不够,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需求。在2016年至2018年米兰国际家具展等展览中,一些凸显扁平化特征的折叠式、充气类、拼装型、装饰简洁、原色、充满文化记忆、消费者参与度高的等有温度的家具深受消费者热捧。世界著名品牌宜家率先在中国实施“半自主参与设计”的家具销售方式,引起了类似自己动手“玩积木”的自助式家具消费风潮,即可以实现自己组装家具的乐趣,还方便厂家销售,该类型家具成为当前用户购买意向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倡导由繁到简、由厚重到轻薄,拉近消费者与家具之间距离的扁平化设计思维产品为家具行业创新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与借鉴的路径,论文基于此而展开研究。首先,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晰了扁平化设计的概念、类型、特征、理论基础及设计方法与应用。并运用历史研究与案例研究法,剖析了扁平化家具在中国古代家具中的传承与表现形式,梳理了扁平化理念在当代家具设计中的现实意义与表现形式,为扁平化设计理论架构寻求源头活水。其次,论文从物质层、体验层及精神层三个方面初步构建扁平化设计指标,通过专家访谈、民主选举法确定多样性、可拆卸性、回收性等25个扁平化设计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指标进行信度、效度校验,确定了扁平化设计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再则,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并确定家具扁平化设计指标各要素的权重及其要素之间关系,构建完整的扁平化理论模型。然后,在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家具扁平化设计模式,并通过实例验证运用参数化平台展开家具创新设计,运用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模式能够更节约开发成本与时间,能够更快速实现家具方案的个性化选择。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模型与参数化设计模式,构建家具扁平化设计的研发流程及设计应用。最后,对扁平化家具设计案例展开评价,先通过德尔菲法的分析得到扁平化家具设计指标的权重及对应重要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德尔菲法分析结果与结构方程分析结果中的权重数值相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然后对相关数据做归一化处理。以作者设计的扁平化家具为例,展开设计评价,评价结果提出了设计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对方案的改进具有很大的帮助。评价结果也验证了建构的扁平化设计理论体系对设计实践指导的可行性、科学性及严谨性。论文研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在学术思想方面,论文的研究从扁平化的角度出发,着力倡导家具便携、生态、减量为目标,致力于构建系统的扁平化设计指标体系,为家具设计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丰富添砖加瓦。二是在学术观点方面,论文的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专家访谈、民众选举及AMOS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扁平化设计指标体系,对家具的扁平化设计各要素具体权重值有了剖析与研究,并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关联度也做了剖析,架构了家具扁平化设计的层级要素及各层次的关联度,从而构建完整的理论模型,通过后期的评价也验证了该模型能够为家具的扁平化设计实践提供精准指导。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的研究除采用常规的研究方法外,特别采用了实证分析法、系统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AMOS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研究,确保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通过研究,构建了家具扁平化设计理论体系,并通过设计应用及评价验证了理论对设计实践指导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有助于带动家具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往广度和深度方向的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扁平化设计理论能够科学地指导家具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够提升家具产品的品质和水平,能够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家具产品,丰富现有的家具市场产品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