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疫苗在hu-SCID小鼠B淋巴瘤及乳腺癌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CID小鼠即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症(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t disease)小鼠,美国学者Bosma 1983年首先发现于C.B-17近交系小鼠,是位于16染色体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导致。SCID小鼠的所有T和B淋巴细胞功能测试均为阴性,对外源性抗原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体内缺乏携带前B细胞、B细胞和T细胞表面标志的细胞。但是,其非淋巴性造血细胞分化不受突变基因影响,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发育的微环境正常,仍可提供外来淋巴细胞分化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而细胞免疫应答的启动则需要APC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使其活化并进行克隆性扩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APC,同时也是初次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虽然有研究表明,DC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能杀伤多种培养或新鲜分离的肿瘤细胞,但是,在人和动物模型中已经证实,由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CD40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受体超家族。CD40还广泛表达于恶性B细胞,并且在不同来源的恶性B细胞介导不同的信号转导,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所研制的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5c11可以抑制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Daudi增殖,提高对凋亡的敏感性,提示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研究证实:CD40激发后的DC可以不需要CD4~+T细胞的辅助,直接活化CD8~+细胞毒性T细胞,提示CD8~+T细胞可能通过DC表面CD40及其它分子所介导的信号而活化。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发生的同时常伴有免疫系统功能的抑制,患者体内效应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在体外诱导足够数量的肿瘤特异性CTL回输给患者,可以部分纠正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从而对肿瘤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PD-L1属于B7超家族,肺癌、肝癌、乳腺癌、鳞状细胞癌及卵巢癌上均有PD-L1表达,是PD-1的受体,通过与CD28家族PD-1的IgV样结构域相互结合,将所产生的信号传至PD-1胞浆区尾部的ITIM基序,在免疫应答中,对T、B淋巴细胞及非淋巴组织发挥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最近有文献证明PD-L1存在第二受体,在机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
我初入香港的大学教书,觉得最令我耳目一新的事就是这里的教学方法:讲授课与讨论课(导修课)相结合,讲授课由教师主讲,学生提问;讨论课由学生主讲,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如此,教师和学
目的:分析丝裂霉素C用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各60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用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有机氯(OCPs)的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OCPs的神经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出生缺陷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期为今后OCPs毒性效应的深入研究和制定食品中残留OCPs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