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等政策的不断推进,新疆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城镇化水平也愈益提高。遵照国家和兵团的城镇化战略部署,南疆地区各个新建和扩建团场正紧盯扎根建设、维稳戍边和嵌入式发展目标,积极地进行兵团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但是在气候环境恶劣、生态基础薄弱、城镇分布稀疏的环境背景下,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应对气候问题带来的挑战,是南疆地区宜居宜业兵团小城镇规划和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编制各个层次上都包含了涉及气候的相关内容和规划深度要求,但是在响应气候条件方面的研究和规范明显不足,特别是针对南疆兵团小城镇,在指导其响应气候条件的规划建设工作方面显著失效。南疆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极端气温和寒潮灾害频发、极度干旱少雨、风沙大,气候条件恶劣,同时南疆兵团小城镇所在地区城镇化基础薄弱、建城戍边任务艰巨。基于积极响应气候条件进行南疆兵团宜居宜业小城镇建设的目的,规划编制工作应将气候因素融入规划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规划方案的气候适应性模拟,以及通过强化以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南疆兵团小城镇功能环境及人居环境的优化目标。最后,论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响应气候特征的理论策略与规划方法,通过地处南疆的三十八团小城镇规划进行实证验证。其要点在于通过气象数据可视化处理和解析,找到应对气候特征条件的规划平衡措施,进而进行优化设计和比选方案的计算机模拟验证。在专项规划的编制方面重点针对多风沙、高热的气候条件进行研究,提出三十八团能源利用规划和防风规划的技术措施和空间安排。在适应和改善气候环境的设施规划方面,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通过建设防风固沙体系和居住社区挡风墙来减小风沙对城镇的影响;从高比热容外墙围护结构、屋面保温和提高窗热工性能三个方面实现建筑的隔热保温;借助大型太阳能遮阳伞和特朗布壁实现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建设绿色循环社区以节约与高效利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