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聚焦口译中古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通过对语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来研究古训口译的概念整合机制,探讨口译译员在口译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对概念进行整合,构建了一整套古训口译所独有的概念整合模式。研究过程中作者将详细介绍概念整合理论,包括概念整合的基本概念、整合模型、整合原则以及此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情况,特别是与口译研究的结合并以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托,构建古训口译整合模式,旨在验证研究问题与假设,以期指导口译实践、充实概念整合理论。本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研究中亦体现了对归化、演绎及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古训为研究对象,从会议高层领导发言或演讲中搜集古训多达50条,其中选出22条最具代表性的古训进行详尽分析。所搜集的语料真实,有代表性,使用场合正式规范,口译译文质量可靠,得到普遍认可,这些素材为本文开展有效并切合实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古训口译独有的的概念整合模式,再现了古训口译过程中译员心智空间复杂的动态整合过程,探讨了古训口译过程中的相关策略,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汉英古训口译整合是否为单维整合模式;概念整合过程涉及哪些整合空间;针对汉英古训口译整合模式,可采取哪些口译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古训口译涉及两层整合——源语解码和译语产出。源语解码即源语内部相关概念的整合过程,译语产出是源语空间,语境空间,译者空间和记忆空间整合从而产出译文文本的的过程。源语解码使口译译员清楚完整的掌握源语文本的概念结构,为译语产出过程的整合提供前提。源语一旦解码,译员即可进入下一层整合。在译语产出的整合过程中,源语解码之后的语言和概念结构作为这一过程的输入空间参与整合。2)目的语产出的整合过程涉及五空间(源语空间、语境空间、译者空、记忆空间和目的语空间),期间发生两次整合(记忆空间和目的语空间)。记忆空间作为第一次整合之后的合成空间,在第二次整合过程中成为输入空间。3)古训口译采取直译与意译的口译策略。当源语语言结构与目的语语言结构形成匹配并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语义和修辞效果时,采用直译法;反之,采用意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