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式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去除低C/N值废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折流式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以实验室配制的低C/N值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水流方向时反应器的工作情况,并通过一系列正交试验考察了电流强度、HRT、C/N值等因素对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得出该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该反应器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影响因子的显著性为C/N>HRT>电流;得到的反应器最佳运行条件为电流强度20mA,HRT=4h,C/N=3/1,此时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反应器内水流方式为翻腾式时,在运行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优于采用回流式运动水流。  折流式反应器具有四个连通的格室,具有推流式的流态特征。研究发现,反应器每格室的污染物去除率极不均匀,第一格室去除率最高,占到总去除率的70%左右,第二、三格室去除率显著下降,只有第一段的30%左右。  在极板间距增加了一倍后,去除率有明显的下降。当电流为10mA时,去除率比不增加极板间距时下降了15%左右;电流为5mA时,虽然电流密度仍为0.049mA/m2,去除率却比不增加极板间距时下降了30%左右。  随着进水硝态氮浓度的增加,硝态氮的去除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去除速率却并无明显变化,且亚硝酸盐的积累不断增加。将反应器断电一周,进水C/N=2/1,HRT=4h,硝态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25.7%。电流为20mA时能够显著提高反硝化效果,硝态氮去除率约是不通电时的3倍。
其他文献
Fourteen avermectin B2a aglycon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fter removing the oleandrose disaccharide of avermectin B2a.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
磁性纳米粒子镶嵌在绝缘体中所构成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微波吸收、磁屏蔽材料以及电磁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吸引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传统磁性金属及合金因
Nitrous oxide (N2O)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greenhouse gases, and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PNA) process emits higher N2O than traditional nitrogen removal
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易燃易爆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时刻威胁着工业生产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研发具有高气敏性能的气体传感器,实现对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有效监测和
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以其具有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功效,已经成为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该技术在利用木质纤维素这类复杂生物质发酵产氢时普遍存在产氢菌种筛选、培
以一种复合推进剂为对象,研究了纳米CuO在体系中的分散技术,并与微米CuO进行对比。首先,通过制备复合粒子的方法,得到了分散性好的纳米CuO/AP复合粒子,并采用透射电镜(TEM)、比表面分析(BET)及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纳米复合粒子进行表征,发现纳米CuO的分散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次,研究了纳米CuO的分散状态对复合推进剂的燃烧热、爆热以及燃速-压强指数的影响。通过对同一个样品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