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为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政策对于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自推广以来,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成才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是其自身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能否成长成才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否。 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指导,从分析“成长”、“成才”两个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背景与政策目标,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在对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要成效,分析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典型案例,梳理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思想认识不足、知识技能偏离、心理素质较弱、前途发展不明是其成长成才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而从高校教育、相关政策、农村环境、社会文化、大学生村官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因素。 最后,基于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出发点,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进高等院校、各级政府、村级组织和社会发挥自身作用并形成合力,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对待个人成长成才问题,这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