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曾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我国谢天振教授在此基础上对创造性叛逆做了进一步阐释,并将其作为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翻译理论,创造性叛逆从文学接受与传播的角度来对翻译行为进行分析和指导,契合并顺应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在此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翻译报告选取《宁波历史文化读本》的第十章(宁波梁祝文化)和第十一章第一节(宁波民俗文化的特征)作为翻译项目,进行汉英翻译实践。项目文本共计10,038字,于2017年11月获得作者梁旭东的翻译授权,共历时6个月完成翻译及修订。在翻译过程中,笔者研究了创造性叛逆理论在词汇、句子以及篇章层面的具体应用,并在此三方面分别采用了文内增译、释义、编译等多元翻译策略,以期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使其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接受。该翻译报告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为项目描述,阐述了本次翻译项目的背景、意义,并对项目文本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是任务过程描述,包括翻译项目的译前准备和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了翻译实践的理论基础——创造性叛逆;第四章是案例分析,结合实例说明了创造性叛逆理论如何指导项目文本的翻译,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第五章对本次翻译项目中在词汇、句法和篇章三层面运用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并陈述了本篇翻译报告的不足之处,以及笔者自身的收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