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胰岛素抵抗在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被认为是发病的中心环节及病理生理基础,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常见于这些疾病个体中,而且研究发现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与低脂联素血症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我们推测,肥胖及肥胖相关性代谢性疾病所伴随着的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是否通过下调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而影响胰岛素信号途径而影响胰岛素抵抗。因此本实验以体外3T3-L1脂肪细胞为模型,研究棕榈酸对于3T3-L1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的调节,进而去验证推测的正确性与否。另外大量的研究发现,PPARγ可能是游离脂肪酸及其细胞内代谢产物的受体,在激活后进入细胞核通过脂联素启动子PPRE反应元件而调节脂联素的转录,因此本试验也初步探讨了棕榈酸对于PPARγ的转录表达,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研究方法:以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以棕榈酸为受试物,观察不同剂量的棕榈酸(100、200、400、600μM)作用6h对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100μM棕榈酸分别作用6h、12h时,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①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随着受试物棕榈酸浓度的增大,脂联素mRNA的表达呈显著性的下降(p<0.01)。当棕榈酸浓度增至400μM时,mRNA水平下降至对照组的60%;浓度增至600μM时,mRNA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的28%。当受试物棕榈酸的浓度为100μM时,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性的下降趋势(p<0.01),处理6小时后,下降至对照组的84%;处理12h后,下降至对照组的29%。②当棕榈酸的浓度在100-400μM范围内时,脂联素受体1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当浓度增大至600μM,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呈显著性下降(p<0.01)。100μM浓度的棕榈酸溶液处理6小时脂联素受体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当作用时间达到12小时时,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显著性上升(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棕榈酸受试物为100μM时,作用6小时,PPAR-gamma mRNA轻微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当棕榈酸受试物浓度为200μM、400μM、600μM时,与对照组相比,PPAR-gamma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33%、34%、5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受试物棕榈酸的浓度为100μM时,PPAR-gamma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在6小时时,呈轻微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作用时间至12小时,表达水平下降至对照组的40%。研究结论:①肥胖及肥胖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所伴随着的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有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组织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所致。②初步揭示了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与PPAR-gamma mRNA的关系,棕榈酸可能通过PPAR-gamma这一核受体影响着脂联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