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野生草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全年作为调查时间,以每个月一次作为调查频度,调查范围包含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整个园区的绿地,以选择具有丰富草本植物的样地作为选点依据,春夏秋三季共计9次调研、共累计样方1100个。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样地,对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季相演替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利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对公园内野生草被植物进行群丛划分,探究了主要群丛的生境特点。从野生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群落季相景观的变化效果方面,分析了野生草本植物应用的合理性,以此对鄱阳湖湿地公园中草本植物在应用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总结了适合湿地公园的草本植物的应用方式。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共出现野生草本植物210种,隶属于54科,155属。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为最大的三个科,分别包含物种27种、31种、15种。此外,在155个属中,有121个属为单种属,占全部属的78.06%。其中,春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野生草本植物50科107属142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占春季全部种的2.11%,单子叶植物8科17属20种,占春季全部种的14.08%,双子叶植物44科88属120种,约占全部种的84.50%。夏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野生草本植物41科107属134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占夏季全部种的3.73%。单子叶植物8科33属39种,占夏季全部种的29.10%,双子叶植物35科73属90种,占夏季全部种的67.16%。夏季湿地公园野生草本植物主要表现为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三大科为主,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占夏季野生草本植物全部种的15.67%,菊科植物占夏季野生草本植物全部种的14.59%,莎草科植物占夏季野生草本植物全部种类的8.75%。秋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有野生草本植物共37科100属120种。其中,单子叶植物5科27属30种,占秋季全部种的25%,双子叶植物30科72属85种,占秋季全部种的70.83%。主要表现为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三大科为主,其中禾本科植物占秋季野生草本植物全部种的15.83%,菊科植物种类占秋季野生草本植物全部种的17.50%,莎草科植物种类占秋季野生草本植物全部种的6.66%。2.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草本植物物种区系组成较复杂,除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以及中亚2个分布区类型外,其余13种类型均有物种分布;除世界广布属之外,最大的两类是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同时,物种区系组成中属热带分布的有17属19种,属温带分布的有47属58种。3.利用Margar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建立一个综合指标,对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野生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价。4.运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类法,将公园中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中的野生草本植物进行科学的群丛划分,从生态构成的角度为草本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总结出各季节下草本植物群丛的特点。5.通过90余种具有观赏性的野生草本植物的花色变化统计分析,对公园内野生草本植物的景观季相变化特点进行归纳。此外,根据对公园中草本植物现状应用进行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归纳了适合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本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