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装配式低能耗住宅能耗测试及节能优化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如今的建筑行业追求节能减排并且能兼顾舒适性发展趋势,结合国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得出装配式建筑、低能耗建筑逐渐成为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将两种新型建筑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整合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与气候条件相结合的寒冷地区装配式低能耗住宅的研究更少,虽然已经建成一些试点项目,但是对实际运行效果缺乏一定的后续跟踪,对实际节能情况不能做到定量统计,并且在一些案例项目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建筑建成后并不能达到低能耗住宅标准的现象,本文根据这一现象,以某建成后却达不到低能耗标准的装配式住宅为例,对适应寒冷地区的装配式低能耗建筑进行研究。首先选择位于寒冷气候区的装配式低能耗居住建筑,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做法及其传热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并与寒冷地区低能耗建筑节能标准各项指标比对,确定建筑符合气候特点的装配式低能耗的设计目标。其次确定室内环境监测的原则为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对建筑用能进行定量分析。基于这一原则,确定了对人体舒适性影响最大的四个室内环境监测指标:温度、湿度、CO2浓度、PM2.5浓度。利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在2018年8月3号11:30—8月16号22:30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室内温度基本维持在20℃-25℃之间,室内湿度除降雨天气达到峰值62.1%外,大多数时间段不超过60%,CO2浓度基本处于70-600ppm之间,PM2.5浓度受外界环境及施工影响出现超标现象,室内环境质量指标基本满足低能耗建筑室内环境要求,但是用能监测结果发现建筑能耗较计算值偏大34.59%。根据实测建筑能耗偏大现象,对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制定了建筑气密性、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外墙传热系数测试的实验测试方案。利用DG-700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测试系统对案例项目进行建筑整体气密性测试,测出在50Pa压力下的换气次数为0.795次,计算出建筑在正常运行下由于缝隙带来的能量损失为36.53-54.80W。利用Flir B200红外热像仪对建筑外围护结果热工缺陷进行检测,并对正常无热工缺陷部位、模块拼接处线性缝隙缺陷部位以及门窗缺陷部位三个典型情况来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热工缺陷,计算出热工缺陷带来的能耗增加比为3%。采用控温箱-热流计法对建筑外墙进行传热系数测试,并将测试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经过分析得出传热系数实测值比理论计算值结果偏大4.04%。最后根据以上发现的各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方案采用斯维尔节能系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探究优化方案是否合理。提升建筑整体气密性主要是通过在建筑内侧设置连续气密层以及对线性缝隙和门窗洞口进行气密性处理,对优化后结果进行模拟发现,案例项目在气密性提升24.5%的情况下,建筑能耗降低11.5%。对寒冷地区低能耗建筑外墙满足低能耗建筑能效指标的保温层厚度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影响建筑能耗的体形系数、窗墙比以及门窗遮阳等因素进行研究,提出适应寒冷地区的装配式低能耗住宅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邓小平继承创新的文化发展理论,代表着我们党三代领导核心文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是对毛泽东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又是江泽民与时俱进、文化创新理论的直
随着初中阶段学习的结束,高中阶段学习很快到来,不少同学面对由初中过渡到高中这种状况显得准备不足,不知所措。就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我们要了解初高中数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
文章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加强对事物发生过程的理解、区分质和量的关系、正确把握生产和理论的关系等方面对职业学校生物课作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旨在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但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采用排水法,因此无法收集到NO2气体。(2)反应结束后,装置里的多余的气体无法处理,一旦取下橡皮塞,会导致NO2气体外溢造成环境污染。(3)铜片浸在浓硝酸中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而且产生的气体量较大,浪费药品,不能实现实验的绿色化。所以,我们通过多次的实验与探究,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的绿
面对刚刚过去的2018年,不少印刷人都在感叹这一年的“艰难”与“煎熬”,而这样一组数据却令人精神为之一振:2018年1~10月,胶印机进口额为6.54亿美元,同比增长52.6%,接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