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细胞因子TNF—αmRNA、IL—1βmRNA、IL—10mRNA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表达的变化,以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过程的作用。(2)研究普通针灸法与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佐剂关节炎(AA)大鼠的可能机制及二者之间作用效果比较,以探讨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诱发佐剂性关节炎,将致炎的关节炎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普通针灸组和调督通脉针灸组。(1)观察关节肿胀度、屈关节疼痛评分和多发性关节炎指数;(2)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光镜下滑膜病理变化;(3)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mRNA、IL-1βmRNA、IL-1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普通针灸组和调督通脉针灸组关节肿胀度、屈关节疼痛评分和多发性关节炎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p<0.01),普通针灸法和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并且调督通脉针灸组与普通针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模型组、普通针灸组和调督通脉针灸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和血管翳形成,滑膜组织增生;普通针灸法和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并且调督通脉针灸组与普通针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模型组、普通针灸组和调督通脉针灸组大鼠滑膜中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IL-10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普通针灸法和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后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IL-10mRNA表达水平均有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并且调督通脉针灸组与普通针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普通针灸法和调督通脉针灸法均可改善AA大鼠关节炎足跖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及屈关节疼痛数,且调督通脉针灸法明显优于普通针灸法;(2)普通针灸法和调督通脉针灸法均可降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和血管翳的形成,且调督通脉针灸法明显优于普通针灸法;(3)普通针灸法和调督通脉针灸法均可降低滑膜组织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和增高IL-10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针灸治疗RA在分子水平的机制之一。且调督通脉针灸法明显优于普通针灸法;(4)针灸对实验性RA大鼠免疫失调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其中医机理可能是通过“扶正祛邪”,达到一种“阴平阳秘”的自稳状态以治疗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