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交织结构受控电弧增材制造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弧增材制造是以电弧为热源、焊丝为添加材料,实现三维实体快速自由成形制造的革命性新技术。本课题是基于受控电弧(等离子弧)针对TC4钛合金和TA1工业纯钛两种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艺试验研究,对TC4和TA1两种材料的单道成形工艺进行研究并分析主要参数对单道宏观尺寸的影响,优化增材工艺参数,并进行等离子弧增材成形异种材料仿生交织结构的试验研究,探究其力学性能的优势。首先针对TC4和TA1沉积单道的成形质量进行试验研究,得到TC4和TA1单道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窗口,同时研究了电流、送丝速度和焊接速度对两种材料单道宏观几何尺寸的影响规律。TC4沉积单道几何尺寸变化受电流、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影响规律均较明显,TA1沉积单道几何尺寸变化受电流、送丝速度影响的规律较明显,而受焊接速度影响的规律不明显。进一步研究两种材料沉积单道在固定电流、不同熔积比情况下的焊道截面轮廓模型并根据尺寸、面积的匹配误差筛选增材工艺参数,得出TC4电流为125A、TA1电流为140A时,不同熔积比情况下沉积单道截面模型均拟合为抛物线函数,并通过多道重叠模型计算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得道TC4与TA1异种材料叠加、TC4与TC4同种材料叠加的最佳道间距为d1*=d2*=6.58mm,TA1和TA1同材叠加的最佳道间距为d3*=6.54mm。对单道多层交织直壁体的研究表明四组不同材料比例的交织结构直壁体的抗拉强度仅略低于TC4,断后伸长率与TC4相当,不同位置的横向抗拉强度均高于纵向抗拉强度,且随着TC4占比的增加,交织结构直壁体纵向抗拉强度出现下降趋势。交织结构直壁体拉伸断口呈现为包括韧窝断裂、准解理断裂和解理断裂的混合型断裂特征,其微观组织高度多样化,能观察到晶界处取向一致且相互平行的片层状α、内部细小的网篮组织以及残余β等组织,且由于钒元素在β相中的扩散速度高于铝元素,TA1沉积层呈现为典型的两相组织富β区的特征——β斑。最后针对TC4和TA1块状交织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的三种交织结构的正面冲击吸收功较TC4均提升了 35%以上,结合SEM发现裂纹的扩展方向沿异材界面发生偏转,验证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快速成形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抗冲击性能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功能部件和功能梯度材料的实际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企业约束和调整自己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必然选择。内部控制包含了内部审计,
当今时代变迁一直是呈现出前进、上升的动态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旅游行业开始崭露头角,焕发出别样的发展态势。江西弋阳利用本地所特有的风景文化,发展
目的总结本单位开展疾控机构达标建设活动情况,探索基层单位疾控机构建设的新思路。方法对本单位疾控机构达标建设工作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结果总结出开展疾控机构建设的主要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后出现的以描述机体对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修饰下所产生的代谢变化规律为目标的新兴“组学”,用于疾病诊断、药物代谢、毒理代谢等
本文是以《上海市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和《巴伐利亚州音乐教学大纲》两份文件作为研究载体,对基于中德两国大环境下的上海市与巴伐利亚州的音乐课程指导性文件和音乐课堂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文章由引言、三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第一章是基本条件与传统的梳理,主要分析了两地截然不同的教育行政体制、历史文化传承、师资认证体系以及相似的经济基础和对音乐教育的高度认同感。第二章回顾了两地教育目标变迁的不同轨迹
栖霞区位居南京市钟山北麓,扬子南滨,山川形胜,人杰地灵。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南京市高校林立,名校辈出,自古便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美誉。栖霞人坐拥“六朝古
山西省扶贫资金的有关问题探讨○武步云资金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扶贫资金担负着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38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任。近年来,中央
通过对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淋洗剂、样品填料比等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植物油中22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即基质固相分散-气相色谱法,实现对植物油中8种拟除虫菊酯类和14种有
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临床上少见,Kumral等[1]研究中仅占缺血性卒中的0.6%。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因“被发现意识不清1 h余”于2015年1月9日入
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的43份桔梗[Platycocon grandiflorus(Jaeq.)A.DC.]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幼苗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种源桔梗种子的特性、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状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