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兴起这两次重大实质性跨越。但是在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村中长期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农业面临各种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状况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举。 泰和乌鸡产业化是伴随着全国“星火计划”启动而形成的。它走过了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扩展,由饲养业向加工业延伸,由小本经营向上规模、上档次发展之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泰和乌鸡产业化之路越来越宽广。这一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泰和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该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泰和县将当地乌鸡产业作为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要点,但是泰和乌鸡销量逐渐下滑,产业化发展面临着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加工滞后、品牌保护意识淡薄和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乌鸡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对泰和乌鸡产业化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其进行理论探讨不仅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本文将对泰和乌鸡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以便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问题或有益经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求增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分析泰和乌鸡产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泰和乌鸡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以及国内相似产业发展启示的基础上,本文从泰和乌鸡产业化发展目标、原则、基本思路以及具体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的探讨。对于具体的对策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产业模式优化、提高乌鸡产品竞争力、宣传与推广泰和乌鸡这七个方面着手。实现泰和乌鸡产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由点到面、由起步到普及要经历较长的非均衡过程,这需要乌鸡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